1 启辰星动态体验
[Xcar 广州 原创]
东风日产-启辰星(下称启辰星)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不能说有多火爆,但是整体销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它和国内大多数走量的自主品牌车型一样,虽然花边新闻不多,但是默默贡献着产值。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企业,默默做产品应有的样子吧。
在一年前启辰星发布的现场,官方邀请到了SNH48助阵,并献上了同名歌曲《启辰星》,可以看出来启辰还是有意想要往“年轻人”的圈子走一走的。只不过是年轻人的潮流更迭太过快速,快到产品研发的脚步完全跟不上,而“营销”和“喜好”的偏执,究竟让我们错过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趁着东风日产-启辰星-犇犇护航版的亮相,再来重温一下这款车吧。
作为一个年代款启辰星-犇犇护航版的变化并不大,主要是新增了带流光迎宾灯的踏板,和全电动开闭的后备厢门。想想小米的logo,有两项明显的升级配置,同时实用性也确实很高,个人感觉也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如果非要说点什么的话,我想大家的槽点可能会集中在踏板吧,它虽然是个有特定使用场景的配置,但不得不说确实挺受SUV用户喜欢的。而加了带流水效果的灯带后,不仅能提高车辆的夜间辨识度,也能为一直以来诟病踏板的磕磕碰碰问题,起到一些警示作用,方便一些不适应踏板的人上下车。
好了,既然是要重温这款车,肯定不能只说完变化就走,关于这台车,我确实还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想要在时隔一年后的现在说一说。那么先从驾驶感受说起吧。
启辰星的整个动态表现都是舒适导向的,它并不会在大多数时候激发你的驾驶欲望,但它确实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在这个以年轻和个性作为主要宣传导向的时代里,能为“家庭的第一台车”留下足够适用范围的车型在慢慢缩圈了(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是不愿意承认的),而启辰星在保留时尚外观的前提下,也给大家保留下了更具亲和力的动态体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东风日产启辰整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资源,并充分结合国人用车需求打造的新架构:VSA智能模块架构,英文全称Venucia smart Architecture。
VSA架构衍生出来的车型能够灵活适配扭力梁和多连杆后悬挂,这有利于厂商通过车型配置上的差异化来拉长产品线,扩大车型产品的受众面。从启辰星用上楼兰的底盘技术这一点可以看出,启辰在这款新车上可谓是下足了本钱,也可从侧面看出了VSA架构在技术上是与日产CMF平台一脉同源。当然了还有一点是,东风日产启辰星和奇骏都诞生于东风日产的郑州工厂。
既然要立在家用SUV上,安全性肯定比什么都重要,在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的C-IASI七款车型的测评结果中,启辰星被抽到入门款的260T手动星悦版,相较其他版本少了两个侧气帘,共参与了包括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25%偏置、侧碰、顶压、座椅/头枕、整体评价)、车外行人、辅助安全在内的八项测试。
启辰星在车内乘员(包含25%偏置、顶压、座椅/头枕、整体评价)、车外行人、车辆辅助安全指数方面荣获六项优秀评级。另外车内乘员的侧面碰撞成绩因为少了侧气帘而被定为了良好,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被定为了一般。整体来说在安全性上确实做到了足够充足的准备。
动力方面,启辰星全系搭载来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1.5T+48V轻混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190马力)/5500rpm,最大扭矩260Nm/1500-4500rpm,这一参数在同级发动机中算是不俗的。
传动方面,除入门级车型配备6速手动变速箱外,其余车型均搭载的是上海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生产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并采用了电子挡把的设计。
悬挂方面启辰星采用了市场的主流配置,前悬挂为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悬挂则采用的是多连杆独立悬挂。
虽然启辰星搭载是1.5T发动机,但在48V轻混的助力下,动力还是达到了190马力的最大动力输出。在低速时有了电动机的加持,也使得启辰星的起步显得尤为轻巧利落。
但即便如此,启辰星也并没有达到 “动力澎湃”的程度,整体调校会更加符合其家用SUV的定位。别看启辰星外形高大酷炫,但内里还其实是稳重干练的。
在普通模式下,双离合变速箱前段换挡的顿挫感并不明显,换挡过程始终保持平顺舒适的节奏,这样的调校尤为适合城市道路中驾驶。但是当我们挂入S档后,油门的反馈会变得更加灵敏,换挡也将延后到4000rpm以上。
其实在转速超过3000rpm后,我们就能感受到车头扬起,以及逐渐清晰的推背感了,你可以感受到这台车在中高速状态下其实是很有力气的,这种初段不毛躁,后段有底气的设定,确实适合更多的家庭用车场景。
由于启辰星的座椅做得足够舒适、足够软,所以在底盘的调校上工程师可以做得更为极致一些,大多数时间底盘都表现得足够有韧性,同时前排能保留较好的路感,而后排也能很好的过滤掉一些细碎的震动。美中不足是在过连续起伏路时还是有些行船的晃动,急刹和上坎的极限也稍微低了一些。
虽然悬挂在纵向的极限为了迎合后排的舒适而有所妥协,但是在横向上的整体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只要不是太极限的晃动,车身都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姿态,车内的体感也不会有太大的摆动。
方向盘的转向手感属于较为紧致的类型,这点离不开小直径方向盘的帮助。方向盘的转向精准,弯道中也有着明确的指向,整体表现非常不错。
我们本次试驾的线路涵盖了高速、国道以及城市道路,在整个试驾过程中启辰星的NVH表现比较不错的,车内为数不多的噪音都是随着路面状况变化的,这些除了扎实的隔音材料外,ANC降噪系统也功不可没。
2 启辰星静态回顾
虽然本次启辰星在外观上并没有做太大的调整,但不得不说,加了踏板之后确实感觉更加硬气了一些,照例,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吧。
外观设计
启辰星的外形有着极高的原创度,官方称之为“混元美学”设计理念,相比起启辰以往车型的设计来说有着极大的提升。V-Galaxy星空式前脸也将成为启辰旗下车型的外观特征之一。超大进气格栅内镶嵌66颗立体电镀星钻,营造出不俗的立体视觉感与精致感。
除入门级车型外,启辰星全系均配备了AGS可变式进气格栅,可通过整车控制实现格栅开度的主动调节,以起到降低风阻、快速提高发动机舱温度以及改善空调采暖的效果。
在下进气格栅处还配备了毫米波雷达,搭配前档的高清摄像头,组成了ACC自适应巡航配置的外部设备,拥堵的跟车情景和长途高速路上也非常实用。
前档上除了有ACC的高清摄像头还有余量感应器来配合自动雨刮,以及一个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可以说在配置上已经做到足够贴心了。
启辰星采用了全LED大灯组,飞翼式的光带LED日行灯极具质感。“双子星”LED大灯则简洁耐看,搭配流水式转向灯,整体视觉效果出众。
翼子板上的M-HEV标识表明了其采用了轻混动力总成,这个我们前面也提到过,这套1.5T+48V电机的动力总成可比燃油车型降低15%-20%的油耗,日后也将广泛的运用于启辰旗下的各款车型上。
启辰星的车身高大魁梧,车身线条非常凌厉,车身侧面采用了由前向后上扬的腰线设计,营造出一定的运动感。同时,后轮拱位置的线条增强了整车的力量感与雕塑感。
启辰星的长宽高分别是4691/1905/1706mm,轴距为2756mm。从参数上看其尺寸相较竞品车型而言要大上一些,特别是其车身宽度的增加让后排在满载的情况有着更为出色的舒适性。
试驾车配备了19英寸双五辐合金轮圈,采用黑色与金属切削工艺设计,体验车型选用的轮胎为邓禄普SP SPORT MAXX 050系列轮胎,规格为235/55 R19。
尾部的设计简洁干练,没有多余的设计和线条,这点尤为难得。贯穿式的尾灯进一步加强了视觉宽度。高位刹车灯的V型设计也与前脸相呼应,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加分不少。
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布局都是真家伙,搭配车尾的金属下护板,与前脸的时尚感瞬间形成反差,增加了几分实干和硬朗。
内饰配置
启辰星的内饰设计也极为简洁,一块15.6英寸的中控大屏占据了中控台最醒目的位置,这样做也使得中控面板的实体按键极大减少,内饰造型更加简洁。
环抱式的中控设计大伙见得都不少了,而启辰星因为超大中控屏的缘故,设计师不必费尽心力去用很复杂的线条雕琢整块区域造型,化繁为简在这时变得更为重要。
一键启动的按键造型极为个性,初次看到相信不少人会以为这是中控屏的开关。按键的质感也非常出色,点火过程变得更具仪式感。
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分辨率非常高,支持切换三种不同的显示模式,并且还能够投屏导航路况,实用性非常不错。屏幕表面还采用了哑光处理,使其不易产生反光。
虽然目前自主品牌很多车的配置都很高,几乎应有尽有,但是HUD抬头显示这个配置依然不算常见,启辰星搭载的这套,除了有基础的车速信息及瞬时油耗示意外,还可以显示简易的导航地图信息及道路信息,同时ACC的跟车信息也可以在这里呈现。
这块15.6英寸的超大尺寸中控屏,屏幕的分辨率非常不错,搭载启辰智能系统4.0,不过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流畅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功能方面依托于4G网络,你可以用这套系统在线播放音乐、浏览视频,甚至在车内K歌也完全没有问题。
整体系统的交互逻辑清晰,常用功能基本都在一级或二级菜单中。不过我还是想要说一句,全触屏的设计虽然科技感十足,但行驶时的盲操还是有些吃力。好在启辰星也提供了语音助手进来补足,语音系统来自科大讯飞,整体的识别度还是可以的。
牺牲了一定的储物空间,启辰星为大家配备了这块足够大的无线充电面板,可以说是时下消费者非常喜欢的功能配置之一,既省去了杂乱的充电线,又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启辰星对于自身的家用属性把握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在座椅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沿袭了“日产大沙发”设计理念的“零压力”座椅,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这座椅坐着一定舒服。
座椅造型宽大,填充物柔软厚实,靠背及坐垫的中间位置还加入了菱格设计以提升豪华感,试驾车座椅还配备了加热、记忆和按摩功能,乘坐感受可谓一绝。
不过如果真要说全车地位最高的位置那还得看副驾座椅,毕竟官方也给出了“女王副驾”的名号,完全仰赖着这个全尺寸电动调节腿托,不仅能为穿高跟鞋的人缓解疲劳,长途乘坐更是倍感舒适。不过座椅的“女王模式”则躺得太低,在前排还是有一定危险系数的。
后排座椅造型也极为宽大,两侧座椅的头枕还带有侧翼,能让头部找到更合适的倚靠角度。得益于出色的车身宽度,即便是三个正常体型的成年男性,坐在后排也不会觉得难受。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启辰星的行李厢常规状态下容积达到了700L,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同级大多数车型,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可将容积扩充至2056L。
作为此次犇犇护航版的升级配置之一,启辰星的后备箱电动开闭按钮集成在了同一个按键内,第一次操作的时候还是会误以为没有电动关闭这个功能,所以关车门的时候还是要留意下旁边的帖子说明。
总结:也许大多数媒体人都知道,启辰星可能就输在了营销上面,而用户也因为营销太懂得迎合大众喜好,而让大众的审美圈变得狭窄。如果说这个时代追求的是个性,那为什么大家喜欢的东西又都差不多呢?俗话叫赶不上潮流,而潮流的个性却未必适合每一个人,最后留下一句“谁也不懂你”。
启辰星的优点很多,最大的也许是温暖,是许多渺小个体追逐的温暖。缺点自然也有,和几乎所有的车型一样,它们都追不到完美。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正视自己需要的那个部分,是大多数人都需要的舒舒服服安置自己和家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