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车市 > 交通信息 > 50城市上班耗时 广州人均48分钟排第二

50城市上班耗时 广州人均48分钟排第二

    近日公布的一份《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内地50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进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钟居首,其次为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广州市民,得出的上班花费时间平均约45分钟。但也有市民质疑报告的科学性。    

交通

    据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报道,《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是由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牵头,组织多名专家学者,历时一年完成的研究成果。

    内地上班族上班耗时领先全球

    报告中称,英国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对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这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上班平均需要时间为42分钟,其次是印度,39分钟,而美国和加拿大排在第9和第10,分别只需要23分钟和22分钟。经济学家分析,中国内地城市的拥挤是导致上班用时过长的一个原因。

    据称,《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选取了我国内地的50个主要城市来计算,上班平均花费时间是综合5个方面的因素计算出来的:产业人口分布、平均上班里程、人均道路长度、城市交通立体率和公共交通出行率。为准确反映各城市不同人群上班的花费时间,上班族的交通方式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和小汽车等几种。

    内地5大城市上班耗时40分钟以上

    报告显示,在我国内地,上班平均花费时间位居前四位的是北京(52分钟)、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上班平均花费时间在40分钟以上的城市有5个,30分钟以上的城市有17个。

    主持报告的牛文元教授认为,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说明,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交通流量需求;交通发展跟不上城市化;时间表还体现了现行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的宜居程度以及统筹城乡过程中,如何克服城市率的问题。

    市民案例一:

    住郊区路途遥远耗时多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居住、工作区域不同,交通方式不同的市民,他们平均的上班时间为45分钟。

    云姨家住海珠区南洲路,处于市区最南端,但上班的地方恰在广州北端的白云区黄石东路,距离其住所将近30公里。之所以将房子买得那么偏远,主要还是考虑价钱。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每天花大把时间在上班的路上。

    云姨上班有几种选择,最理想的方案是搭乘楼巴,可楼巴常常满座。云姨只能倒两趟公车,花40分钟到珠江泳场站下车,在总站乘36路车至黄石东路。一般情况下,这段路都不会太堵,云姨花费在上班路上的时间约为1小时50分。

    在人民中路上班的陈欣住在白云区乐嘉路。按理说,最方便的上班方案就是在楼下乘58路到海珠中路。从地图上看,这段路程只5.6公里,8个站。但是,一进入窄窄的海珠北路,车子就慢了下来。陈欣上班少不了要一个小时。

    市民案例二:

    道路通畅省时间

    郑和均是有车一族,住在五羊新城的他工作地点在广州大道南洛溪大桥附近,一般20分钟之内就能回到单位。“早上广州大桥北往南基本都不会塞车。”

    王君住在天河员村山顶,上班地点在烟墩路,顺利的话45分钟可以回到单位。

    “有多路公交车可以到东山口,一般5分钟以内就能等到公车,车上大概25分钟,但下车后还要步行15分钟。”王君说,黄埔大道近期施工基本完工,路况通畅了很多,上班很少超过50分钟。

    市民案例三:

    换乘地铁较保险

    卢娜住在海珠区江燕路,上班地点在林和东路,她选择公交车换乘地铁的方式上班,“如果步行15分钟,有直达的线路可以回公司,我以前试过这样乘搭,但是时间不好控制,有一次迟到后,我就选择转地铁了。”现在卢娜要乘公车到江南西转二号线再转一号线和三号线。“乘地铁也不一定就准时,去年我就碰过三号线出故障的情况,有了经验后赶紧出地面步行。”正常情况下,卢娜40分钟能从家回到单位。

    市民质疑:

    报告是否科学

    “广州上班耗时48分钟,我觉得较合理,但问题是北京、上海的城区面积比广州、深圳大很多,上班耗时相当,会不会调查不够科学?”市民黄新亮在北京上的大学,之前在深圳工作过,他认为,“除非都在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和上班,否则北京的上班平均耗时很难在1小时以内。”

    多名社情民意调查和城市管理专家表示,在不完全了解报告调查背景的情况下,很难评价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网友评价:

    北京网友“只取一瓢饮”:我和我的同事上班可能只有2-3人能够达到52分钟,大部分都要在90分钟以上。

    网友“cCchina”:深圳46分钟坐车肯定不可能,大约关外200万的人口到关内上班。等车最少20分钟。

    “21号·半成品”:我在上海,每天上下班3小时20分左右。

    《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是由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牵头,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从全球的视野和战略的高度,深入探讨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低碳发展之路。在对“2010年新型城市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前三名,成都排名第五。

    报告除万亿元俱乐部、“普惠制”住房制度、上班花费时间表等创新外,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首次对50个代表城市的低碳脱钩发展提出了数量评估;首次从理念上总结了城乡空间圈层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同日发布的《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年度报告2009》指出,目前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已经跨入整体协调阶段,与2008年相比,对提升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实现度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发展领域

    牛文元教授昨日接受了记者采访,针对“普惠制”住房制度、上班花费时间排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上班花费时间

    平均耗时31分钟成都上班族不是最累的

    英国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

    我国各大城市上班平均花费的时间是多少呢 昨日牛文元教授说,这次报告选取了我国的50个主要城市来计算,其中包括了成都。时间表制定依据了产业人口分布、平均上班里程、人均道路长度、城市立体交通建设率、公共交通出行率这五大因素。为准确反映各城市不同人群上

    班的花费时间,上班族的交通方式分为了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和小汽车等几种。

    在列出的50个主要城市中,有17个城市上班的花费平均时间大于30分钟。北京市上班平均花费的时间最长,为52分钟,其次为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成都是31分钟,排名第36位,较为靠后。

    “这个上班时间表说明很多问题。”牛文元教授认为,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说明,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交通流量需求。交通发展跟不上城市化。时间表还体现了现行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的宜居程度以及统筹城乡过程中,如何克服城市率的问题。“一个城市上班总是堵,肯定不好。”“成都的上班花费平均时间是31分钟,成绩还不错。在国内算是好的,但是与国际上相比还是有距离。”

    关键词·普惠型住房

    每人15平方米未来成都人出生就有房?

    当前,成都建立了完善的公共住房体系,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方面做出了成功的示范。牛文元就此认为,成都有条件继续探索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人人有房住、生者有其居”的普惠型住房。

    牛文元解释,这样一种普惠制住房制度,要求建立一种包括“零租房、廉租房和普惠式住房”的住房体系,从而与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交易行为彻底脱钩,明确政府责任,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保障。

    牛文元解释说,普惠式住房以“某一特定面积的居所(如每人暂定15平方米),无偿提供给有等同教育、医疗、养老保险民生待遇的本地居民。”

    根据设计,普惠式住房的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为政府财政。据牛文元

    测算:成都按每人15平米的标准,如满足每年10万新增居民住房需要,政府需要每年建设150万平方米的普惠式住房,按每平方米2500元的建筑成本,大概需要37.5亿元的费用,约占2008年成都GDP的1%。这是成都经济完全能够承受的。

    牛文元说,本次报告认为,成都具备了建立“生者有其居”住房制度的经济社会条件。

    “成都先行先试,胆子也是够大的,这一弄就像捅马蜂窝。但是我想,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得有新的想法,没有新的想法,就不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关键词·万亿元俱乐部

    2020年前成都将迈入万亿俱乐部

    “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牛文元说,对百强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的预测中,先后有82个城市的GDP将在2050年前迈过万亿元大关。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等21个城市将率先在2020年及以前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其中成都也在第一批之列。

    2030年,将是GDP超过万亿的高峰,尤其是在2021年-2030年,共有37个城市进入万亿元俱乐部,这占到全部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的近一半。

    目前,百强城市用仅占全国2.65%的土地面积,承载着17.57%的人口,同时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达52.52%,但也消耗了53.05%的总能耗。解决能源高消耗问题也同样需要从这些城市入手。“城市低碳化的成功,就是国家低碳化的成功。”牛文元说。

责任编辑:广州车市
分享给好友:
更多 交通信息 文章>>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