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愈发强势。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与之相伴的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成为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对于很多车企而言,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是一大卖点,对消费者有着一定吸引力。
而从实际情况看,用户最朴素的诉求始终未变——安全,才是智能驾驶辅助的终极答案。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故,似乎为智能驾驶辅助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创新的硬核技术是真正的破局之匙。
在这场安全竞赛中,有着华为深厚技术积淀赋能的鸿蒙智行,显然处于领跑位置。2025年4月底,鸿蒙智行正式发布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安全里程碑数据——累计避免170万次可能发生的碰撞!鸿蒙智行不仅把主动安全放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重中之重的位置,还通过持续深耕,真正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四大核心能力与五维安全理念:铸就安全基线
作为HUAWEI 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核心载体,鸿蒙智行始终将安全视为技术研发、迭代的底线。从刹停本能到避险智慧等,鸿蒙智行的技术逻辑不仅是对传统安全功能的升级,更引领一场智驾辅助安全的新革命。
鸿蒙智行的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安全优势,源于华为全栈自研的技术生态,其四大核心能力构建了行业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首先具备超强感知的能力,坚持走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结合多目标动态感知精准预判、多目标动态感知精准预判等,满足全天候、全场景安全要求。
其次就是超快响应的能力。具体来看,PDP网络平均响应时长超过人类的平均反应时间;本能安全网络平均响应时长比人类快2-4倍。再次超前闭环的能力,源于独特的“实车数据+云端叠加验证”机制。每天350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每5天一次的模型迭代,使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进化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就是跨域协同整合的能力。这一能力实现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等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实现整车最优控制,通过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相互协同,可带来“知行合一”的体验。
显而易见的是,鸿蒙智行的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安全能力并非单一功能堆砌。这是因为,鸿蒙智行的安全哲学,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深度解构。其通过HUAWEI 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充分展现出五维安全理念。五维安全理念主要包括全时速安全、全方向安全、全目标安全、全天候安全,以及全场景安全。
其中,全时速安全覆盖1-150km/h全速域,即便在低速泊车场景,也能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毫米级障碍物识别。全方向安全通过CAS 3.0系统,实现360°无死角防护。全目标安全则让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面对侧翻车辆、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等复杂目标,都能精准识别并做出反应。
至于全天候安全,意味着无论强光、暗光、炫光环境,雨天、雾天等极端天气,或是湿滑、泥泞等低附着路面,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要确保用户的安全。而全场景安全是指无论人驾、智驾辅助还是泊车辅助场景等各种交通情况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必须能够保障用户的安全。
既有四大核心能力,又坚守五维安全理念,让鸿蒙智行铸就着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安全的基线。由此,鸿蒙智行以自身行动和领先技术,真正重塑智能驾驶辅助的价值坐标系。
场景化验证!从数据到信任的安全叙事
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如,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率已成行业挑战。中国精算师协会与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4年新能源车险赔付数据显示,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达1409亿元,风险保障金额为106万亿元,但承保亏损达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态势。
而在承保的2795个车系中,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高赔付率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较高;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基准费率存在偏差等。换而言之,安全风险的存在,让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居高不下。
来算一笔“经济账”:鸿蒙智行累计避免170万次可能发生的碰撞,按单次事故平均赔付3万元计算,170万次避险相当于为社会减少510亿元损失。如果智能驾驶辅助领域未来都达到类似的能力和成效,相信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有望大幅下降,让车主为之受益。
当然,安全远不只是有关经济的数据问题,更重要的是“守护生命”。通过场景化验证,或许更能看到鸿蒙智行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所带来的重要价值。
当行业还在争论AEB(自动紧急制动辅助)与ESA(紧急转向辅助)的优劣时,鸿蒙智行通过HUAWE ADS的e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将主动安全从直线控制升级为曲线控制。刹停是本能,避让是本事,边刹边让是智慧,eAES可以理解为“AEB Plus”,双线并行双保险,应对复杂路况更安全、更灵活。
如,传统AEB与ESA只能二选一,而eAES实现“纵向制动+横向转向”同步进行。在广州环城高速实测中,在时速80公里时遭遇前车突然变道,车辆在制动的同时横向偏移1.2米完成避险。
此外,eAES采用“刹停优先”原则,只有在判定单纯制动无法避险时才启动转向。在成都某快速路测试中,在时速50公里时遭遇加塞车辆,先全力制动将车速降至20公里/小时,再根据后方无车的情况完成侧向避让,避免了横向碰撞风险。
当行业还在争论激光雷达的成本、高精地图的覆盖时,鸿蒙智行用170万次避险数据证明:智能驾驶辅助的终极护城河不是算力、不是算法,而是对生命的敬畏。这种敬畏体现在华为工程师为提升100ms响应时间的2年攻坚,体现在eAES系统亿公里级的误触发控制,更体现在每一次紧急避让时的精准决策。
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从选配变为标配的当下,鸿蒙智行正在用安全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当鸿蒙智行把安全做到极致,领先就成为必然。